7月,他接到一个年轻女孩的电话,声音无比焦急。女孩说自己的父亲确诊肝癌晚期,下肢瘫痪了,下午需要做检查,但她和母亲抱不动140斤的父亲,没办法把他转移到检查床上。 王中原准时赶到,女孩的父亲看起来很健康,只有失去知觉的下肢暴露了他其实是一位癌症晚期病人,“把他父亲从轮椅搬到检查床上,又从检查床搬到了轮椅上,陪诊的全过程里,我就只做了这么两件简单的事情。” 可就是这简单的两件事,难倒了面前的小姑娘。 “医生一般不太愿意帮忙转移患者,再加上他的病其实很重,其他人怕出意外,也怕承担风险。”王中原说,这次陪诊对他冲击很大,他意识到看似微不足道的小事,可能对患者家属来说却帮了大忙。 几天后,女孩又给王中原打了电话,这一次依旧是同样的工作,只不过这次不是去做检查,而是接送出院。 “因为已经是晚期了,医院建议保守治疗。”王中原那天很难过,尤其是看到为了不给病人心理压力,家属努力装出若无其事的样子时。 王中原把女孩拉到一边,跟她说公司最近推出写一条评语就返现金的活动,他可以把钱返给女孩儿一部分。“其实根本没有这个活动,是我编的,他们看病花了很多钱,就想少收些钱,也算是提供一点小小的帮助。” 当然,也有一些迫不得已的时候,有人会联系到王中原。比如为了安全起见,有些检查医院规定必须要有亲属陪伴,“独自就诊”的年轻人就不得不求助于陪诊师。 不久前,一位河北省张家口市的小伙子来天津做心脏加强CT检查,到了医院才发现这项检查必须要有亲属陪伴。 小伙子便找到了王中原。“他本来想找自己的父亲来,但家人过来也需要时间,他不想耽误检查,我们其实帮患者节约了时间成本和经济成本。” 帮助他人解决难题给王中原带来了成就感,但他在陪诊过程中也有自己不能逾越的红线。 曾经有一位独自去做人工流产的年轻人,希望王中原能够代替家属签字,被他拒绝了。王中原有自己的原则,公司有相关规定,陪诊服务不能有违法律和伦理道德,涉及患者生命健康的事情也不能当儿戏。 “不能把这事儿当成纯商业” 事实上,王中原进入这个行业仅仅两个多月的时间。 “大学毕业就开始创业。去年我就开始关注养老服务领域,发现老年群体普遍存在看病难的问题,感觉这是一个大市场,在城镇化和老龄化双重推动下未来肯定前景无限。但我们需要先找到一个切入点,然后逐步把业务做大。”通过调研,王中原发现“看病缺乏陪护”是很多老年患者的难点、痛点,所以他们希望通过提供专业看病陪诊服务,来解决这些难题。 今年5月,王中原在自己创办的“津乐陪护”提供陪诊服务,并通过一些知名网络平台进行推广。令他没想到的是,一些人联系他,是希望成为兼职“陪诊师”。 “有退休的护士,有闲暇时间比较多的全职妈妈,还有看到新闻报道之后觉得新奇,想要体验一把的年轻人。”很快,除了妻子张敏,公司陆续发展数人形成专职陪诊师团队,还招募了20多名兼职陪诊师。 在王中原的公司,一般陪诊半天收费在200元左右,全天8个小时收费大约300元。开业至今,王中原平均每月能接到20单左右。这样的收入,对于企业运营来说是远远不够的,至今也没有盈利。 但王中原怀着希望,“不能把这事儿当成纯商业去做,否则做不下去。” |
|Archiver|手机版|小黑屋|南京灵想空间设计有限公司
( 苏ICP备17070589号-2 )|网站地图
GMT+8, 2025-5-3 00:24 , Processed in 0.312368 second(s), 25 queries .
Powered by Discuz! X3.4
Copyright © 2001-2021, Tencent Cloud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