东京奥运会结束后,陈梦和教练马琳,甚至是她的家人,都面对了前所未见的舆论风暴。 更严重的是,陈梦的竞技状态也堪称直线下滑。 ![]() 中新社记者 刘关关 摄 当年11月,陈梦输掉了自己大满贯的“最后一块拼图”——休斯敦世乒赛,不敌王曼昱,止步半决赛。 234天,陈梦在各项比赛中,金牌“颗粒无收”。而在队内的竞争中,孙颖莎、王曼昱等年轻球员带来的压力也与日俱增。 尤其是横空出世的孙颖莎,3年时间,在陈梦的记忆里“自己只赢过她2次”。 第一次输球,陈梦还能安慰自己“没关系没关系,下次再来”,但当第二次、第三次、第四次……一直拿不到冠军,陈梦开始对自己产生怀疑。 东京奥运会夺冠建立起的自信,以摧枯拉朽的势态崩塌。 状态不佳——舆论风暴——成绩下滑,仿佛形成了一个死循环,把陈梦牢牢拴在其中。曾经因为大心脏得名“陈大山”的她,看不见自己的希望了。 新加坡WTT世界杯决赛之时,陈梦似乎来到了一个自我怀疑的极点。连续三个单打比赛止步半决赛,陈梦觉得自己就是赢不了了。 小时候调皮被妈妈一句“今天不准打球了”就能制服的她,在比赛失利后,只是每天把自己关在房间里,脑子里想的都是:哇,不训练真好啊,不要让我看到乒乓球了。 和心理问题相伴相生的,还有每个运动员都不可避免的“老去”。 ![]() 年轻时的陈梦,敢打敢拼,不知疲惫、伤病为何物,凭借超强的体能成就了打不穿的防守,但在30岁的档口,面对无法逆转的时间,她必须学着如何和自己的“身体”和谐相处。 为了加强体能,陈梦每天花在治疗康复训练的时间几乎达到了和技术训练时间1:1的比例。训练时间也比从前更长更久。 |
|Archiver|手机版|小黑屋|南京灵想空间设计有限公司
( 苏ICP备17070589号-2 )|网站地图
GMT+8, 2025-5-3 13:59 , Processed in 0.276973 second(s), 25 queries .
Powered by Discuz! X3.4
Copyright © 2001-2021, Tencent Cloud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