图为位于河南商城县鄢岗镇的苗圃基地。 杨大勇 摄 中新网郑州7月15日电 (杨大勇)“今年秧苗长得不错。”在大别山革命老区脚下的河南省商城县田湾村,村民张太延看着不远处自家绿油油的稻田如是说。 多年前,提起河南省商城县河凤桥乡田湾村,不仅环境脏、乱、差,而且村里没有任何产业,是有名的落后村。 “村里留不住人,青壮年大多外出打工挣钱。”张太延回忆称,近年来,通过环境治理,村子变化很大,返乡创业的人也多了起来。 张太延原本也经常在外务工,如今年龄大了,就返乡在田湾村流转了200多亩田地,搞生态种植水稻,“稻田里还能养鸭,每年收入不比打工挣得少。” ![]() 图为田湾村美丽的稻田。 杨大勇 摄 不仅仅是张太延这样的返乡村民越来越多,一些返乡民营经济人士也开始在家乡投资创业。 民营经济人士熊世祥返乡联合亲朋投资整修水塘、建路灯、安置景观石等,还流转土地300多亩,种植茶叶、荷花等,利用300亩闲置水面发展“荷虾共养”,收入可观。 近日,记者在商城县采访发现,正是在这些返乡人士在家乡投资创业,让村里有了产业,带动了村里的经济发展,村民收入增加。 |
|Archiver|手机版|小黑屋|南京灵想空间设计有限公司
( 苏ICP备17070589号-2 )|网站地图
GMT+8, 2025-4-29 07:44 , Processed in 0.217084 second(s), 25 queries .
Powered by Discuz! X3.4
Copyright © 2001-2021, Tencent Cloud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