适度超前开展基建投资 目前,31个省份2022年政府工作报告均已出炉,对于投资设定了“小目标”。 其中,适度超前开展基础设施投资成为重点之一,“两新一重”(新型基础设施建设、新型城镇化建设、交通水利等重大工程建设)着墨更多。 江苏提出,着力抓好220个省级重大项目特别是百亿级标志性项目建设。科学论证、适度超前布局重大基础设施。 在政府工作报告中,四川明确2022年“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8%”的目标,还提出狠抓700个省重点项目特别是100个省级重点推进项目,加大“两新一重”项目建设力度,加快千兆光网、一体化大数据中心、充换电站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。 河南省提出,全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.8万亿元,其中亿元以上项目投资1.8万亿元。加快建设新型基础设施,新增5G基站4万个。 民生银行首席研究员温彬对中新财经记者表示,投资在稳增长中发挥着关键作用,特别是扩大有效投资,短期内有助于实现稳增长的目标,中长期有助于经济结构优化,为未来经济发展提供前提和基础。 温彬指出,现在各地在加快复工复产,加大“两新一重”建设力度,制造业投资也在恢复,这对于今年一季度经济防止失速风险、确保运行在合理区间将发挥关键性作用。 “真金白银”来了! 扩大有效投资,需要真金白银的支持。 开年以来,货币政策靠前发力,更多新增贷款流向实体经济。央行数据显示,2022年1月社会融资规模增量为6.17万亿元,比上年同期多9842亿元。其中,对实体经济发放的人民币贷款增加4.2万亿元,是单月统计高点,同比多增3806亿元。 财政政策提升效能,新增专项债发行明显提速,助力地方基建资金需求。财政部数据显示,提前下达2022年新增地方政府债务限额17880亿元,其中,一般债务限额3280亿元,专项债务限额14600亿元。 从资金投向看,新增专项债券分别用于市政及产业园区基础设施1653.55亿元,交通基础设施1055.18亿元,社会事业763.23亿元,保障性安居工程646.98亿元,农林水利440.61亿元,生态环保168.88亿元,能源、城乡冷链物流基础设施115.33亿元。 “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靠前发力支持稳增长。”温彬认为,从金融数据上看,企业融资状况得到改善,需求有所回升。下一阶段,稳增长要继续扩内需、稳外需。加强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协调与配合,尽快扭转市场预期,提振信心,确保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。(完) |
|Archiver|手机版|小黑屋|南京灵想空间设计有限公司
( 苏ICP备17070589号-2 )|网站地图
GMT+8, 2025-5-1 21:04 , Processed in 0.237498 second(s), 24 queries .
Powered by Discuz! X3.4
Copyright © 2001-2021, Tencent Cloud.